付合年认为,国家经济在新形势面前要寻找新的支撑点,依靠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增长。
5、钢材进出口:钢材进出口对钢材市场的影响有限,因出口仅占钢材产量的5-6%,进口钢材品种主要是我国生产不了的高科技紧缺品种。1、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该指数是煤炭市场的风向标,因秦皇岛库存多少不能完全反映市场变化,库存增加价格涨,库存减价格降等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只有价格指数才能反应我国主要耗电地区华东和华南电煤需求状况。
8月份将下行,以电厂下降为主。如此阶段价格出现微幅下跌,到春季施肥季节,价格就会出现上行,上行幅度主要取决于储备量多少,按现阶段情况初步判断,受各种不利因素影响,涨幅有限,如遇大范围干旱,此阶段也存在下行风险。根据这些,如经济发展要较快一些,需要我国大幅度增加投资,现cpi偏低和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增加投资,但有2008年的经验,国家投资不会太多太快,缓慢均匀投资应该是首选,民间投资也会相对谨慎。总之,2013年如不发生大面积干旱等极端或突发事件,当年电煤市场最可能出现偏大幅度下跌时期应在5-7月份,跌幅远远小于2012年中期。2013年出口受国际经济不景气影响不会对经济产生大的拉动作用。
全年整体形势将比2012年微悲观。2、生产和流通:随着2012年钢贸商的大范围洗牌和淘汰,中间环节库存对钢材市场影响程度在减弱,存货变得谨慎,因此季节性需求特征会显现,但小型钢铁企业占钢材行业产量比例是40%以上,开停机较灵活,此生产结构与煤炭生产相类似,这对季节性价格涨跌幅度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二、12月份市场走势预测需求方面:一是动力煤需求继续回升,但从历史来看仍较为疲软。
港口动力煤价格小幅回调。价格走势:预计煤炭价格将整体趋稳。截止到11月29日,秦皇岛港、国投曹妃甸港和国投京唐港煤炭库存分别为692万吨、330万吨和162万吨,与10月末相比,分别增加129万吨、39万吨和83万吨,分别增长23.0%、13.4%和105.1%。数据显示,11月上半月,山西部分地区焦煤价格每吨上涨30-40元不等,河北主焦煤价格每吨上涨30-50元不等,山东主焦煤价格每吨上涨60-90元不等,安徽主焦煤价格每吨上涨70元左右,黑龙江主焦煤价格每吨普遍上涨80元左右。
预计合成氨、尿素企业开工率或会在目前基础上继续走低,之后维持一段时间低位运行,因此,包括无烟块煤在内的原料煤和燃料煤需求整体较为疲软。10月份以来炼焦煤价格上涨幅度相对较大,受此影响,未来进口焦煤到岸量也将有所增加,在需求保持基本平稳、国内产量稳中有升的情况下,价格继续上涨的阻力也将越来越大,预计炼焦煤价格也将基本保持平稳。
尿素需求进入淡季,企业开工率逐步回落,包括无烟块煤在内的原料煤需求有所减少。弱势需求决定了短期内无烟块煤价格上涨乏力,但供给继续受到一定影响,并且当前价格处于相对低点,无烟块煤价格继续下降的空间也不大,预计无烟块煤价格也将基本保持平稳。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目前煤炭需求形势仍不理想,如果之前停产的煤矿大规模复产,必然会再度给煤炭市场带来冲击。之前市场广泛预计,党代会之后,因为安全问题停产整顿的地方煤矿将陆续恢复生产,但实际上部分煤矿或将继续停产,整体复产进度或将低于预期。
进入11月份之后,一方面部分地方煤矿停产整顿导致焦煤供给受到一定影响。虽然进入11月份港口动力煤价格由升转降,但由于政策因素导致部分地方煤矿停产整顿,煤炭供应受到一定影响,价格有所支撑,山西、陕西、内蒙等主产区动力煤坑口价格整体较为平稳,只有少数地区部分煤种价格甚至出现小幅上扬。各主产区炼焦煤价格继续回升。经历了7月、8月、9月连续回落之后,10月份我国煤炭进口量再度回升。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12月份动力煤需求将继续回升,但由于各环节库存高企,进口有望继续回升,国内煤炭供应稳中有升,动力煤上涨动力明显不足,但是目前价格已处于较低水平,只要煤炭产量不再出现大幅攀升,价格回调的空间也将很小,因此预计主产区动力煤价格将基本保持平稳,环渤海港口动力煤价格或将稳中有降。8月底开始国内煤炭价格整体回升,而进入9月份国际市场动力煤价格却再度回落,国内外煤价价差再次扩大,进口煤重新具备一定价格优势。
10月份煤炭进口量再度回升,11月份到岸量很可能进一步增加。二是在三季度进口煤业务出现亏损的情况下,部分贸易商早早的将目光对准了冬季市场,提早增加四季度采购订单量,最终导致10月份以后进口煤到岸量再度回升
受经济回暖,需求增加等因素影响,到港船舶保持一定数量,各港口煤炭调出量处于中位略高水平。沿海电厂存煤数量合计达到1346万吨,存煤可用天数达到21天,仍在高位。从7月底,煤价企稳回调,到11月初,北方港口市场煤交易价格停止上涨,整个上调过程,环渤海发热量5500大卡市场煤价格仅仅上涨了15元/吨,5000大卡市场煤价格上涨了25元/吨。北方港口堆场的增加,增加了缓冲能力,提高了蓄水池能力。年底,北方各港口在天气良好的情况下,纷纷加班加点、重载交接、抢装抢运,对年度任务展开最后冲刺,煤炭发运量仍有望保持高位。10月22日,大秦线为期15天的秋季检修宣告结束,10月底,太原铁路局召开大秦线货源组织会议,要求冲刺铁路运输目标。
从11月15日开始,沿海六大电厂日耗合计数超过60万吨,其中,浙江浙能电厂日耗煤数量已由前一段时间的10万吨提高到12.1万吨,日耗明显增加。工业用电的增长是带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主要原因。
4.下游需求呈现转好迹象,将助推煤价企稳。按会议要求,自11月1日起至年底,大秦线日运量目标上调至132万吨,2万吨列车日开行对数也由60对增加至65对。
其中,秦皇岛港达到691万吨,较月初增加了126万吨。市场煤交易价格方面,自年初以来,环渤海动力煤交易价格一路下滑,尤其大秦线春季检修结束后,市场不再紧张,北方港口市场煤价大幅下滑,发热量5500大卡市场煤两个月时间里下调了160元/吨,发热量5500大卡市场煤最低时,个别煤炭经销商竟然卖到610元/吨,低于营销成本。
价格方面,煤炭价格和海运费小幅波动,降幅不大,基本保持稳定。此外,铁路大幅增加运量,运输畅通,无疑会压低煤价,使北方港口煤炭市场竞争力增强。由于曹妃甸港煤一期续建工程的试投产,大秦线终端港口群运输能力增强。11月份,沿海煤市失去了大秦线检修之前的抢运态势,延续了10月份的不温不火态势,更加趋向平淡。
京唐港存煤222万吨,增加了35万吨。下游需求的平淡,电厂库存的高位,进口煤继续冲击国内市场,促使国内煤炭市场压力仍很大。
到港船舶大量减少,运力减少造成港口存煤不断攀高,下水不畅。随着气温的下降,北方港口下水煤的主要消费地区:辽宁、山东以及华东沿海地区日耗开始增加,煤炭消耗提高,电厂库存略有下降,用户采购煤炭的积极性有所恢复。
水电减少、火电压力加大将刺激煤炭需求,预计到12月中下旬,随着电厂日耗的增加,存煤的减少,煤炭需求会有所提高。进入11月份,大秦线连创日进车新高,在下游库存高位的情况下,大秦线增加运量,煤价小幅回调是情理之中的事,但却没有造成煤炭压港的现象发生。
进入7月份,受生产成本和流通成本制约,煤价没再下跌。下游电厂存煤的高位,低价进口煤继续冲击国内市场,造成下游用户拉煤积极性减弱,煤炭采购欲望降低。数据显示,1-10月份,整个北方12个运煤港口煤炭发运量同比去年减少了近3000万吨,其中,秦皇岛港发运煤炭就同比减少了1400万吨。海运费方面,11月27,秦皇岛至上海航线4-5万吨船舶的煤炭平均运价为26.6元/吨。
尽管夏季用煤高峰和大秦线检修之前的抢运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需求,但总体形势并不看好。尽管国家出台一系列预调微调的政策措施,对增强市场信心、促进经济企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截止11月20日,全国重点电厂存煤为9019万吨,存煤可用天数为25天。11月初,全国重点电厂存煤9271万吨,存煤可用天数为29天,下游用户存煤数量已经爆满。
经济持续、稳步发展,需求保持一定水平。这时,南方沿海地区迎峰度夏的到来,电厂耗煤量大增。